沙白有个好父亲
自我成长专刊
社会热点事件心理分析
AC专栏
上海80后女子沙白,因为身患重病,远赴瑞士实施安乐死,在临终之际,她录制了一段视频,分享自己40年的人生路,也解释了自己为何要主动走向死亡的心路历程。这几天,相关视频、文章成为许多人的“谈资”,支持者甚多,反对者也不少。
在我看来,无论是羡慕她的潇洒,还是鄙夷她的“自私”,大概有一点双方都很难否认,那就是:
沙白有个好父亲。
而这恐怕才是许多人羡慕不来的地方。
为何这么说呢?
不搞道德绑架
沙白今年40岁,其老父亲年近八旬。许多人对沙白选择“安乐死”表示不解甚至反对的主要理由就是:
既然老人健在,就不应该在可以苟延残喘的情况下,选择主动结束生命,这样会给老人带来多大的悲痛!
然而,这恐怕是他们自己现实生活的映射,是他们如果遭遇相似处境,自己的父母会说的话:
你如果不想活了,那我们还怎么活!
为了我们,你也要坚持活下去啊!
你如果活不了,我们也不活了!
而这些话,是出于真心,但显然也是非常沉重的道德枷锁。
如果说要尊重一个人的选择,那么前提便是,这个选择不该外溢伤害他人。而上述这番话便是指控:
你的选择,肯定会伤害我,所以你不能这样选择,否则就是不对的,就是自私的,你为了不伤害我,也不能这样选择。
事实上,很多父母和子女关系的痛苦,恰恰来源于各种“道德绑架”的束缚,让身为子女的一方不得不考虑这些枷锁,从而犹如“笼中鸟”,一生被困。
在中国式家庭,这类“道德绑架”可谓信手拈来,很多人也就习以为常。很多人没有“课题分离”意识,更不知道什么是“自我分化”,即作为成年人,你要处理的是自己的议题,而非他人的议题,也要尊重他人的议题由自己处理。
说沙白有一个好父亲,正是因为沙白的父亲并没有搞这套“道德绑架”,他懂得尊重沙白的自决权。
假如他像不少反对沙白的网友说得那样,来一出“你死了,我该怎么办”,那么,沙白的情况就很不容乐观:
她不可能获得那么多人的支持,因为支持者也很容易被分化,代入老父亲的角色。即便没有代入,也会因为他的反对,要背负不知何来的道德压力:你只顾自己支持,难道就看不到这个老人的可怜呼唤吗?
而沙白自己,大概也不能像现在这样,可以无顾忌地作出选择了。
不搞“我这是为了你好”。
沙白父亲不搞“道德绑架”,是因为他懂得,两个成年人,就是两个独立个体,不要总是混淆在一起,更不需要子女为自己负责。
今时今日,有这种思维的老年人,不能说非常多,但也有不少了。然而,沙白父亲更难能可贵之处是,他还不搞“我这是为了你好”这套。
很多人反对沙白这么做的理由,是认为其实有更好的“解决方案”,认为无论如何总能活下去,为此他们历数了许多理由……本文不是讨论到底是活着好,还是死了好,我就不归纳总结了。
你不能说他们不是好心,但是这类言论有一个共同的问题,就是“边界感”不强。他们总觉得,要干涉一下,要指点一下。而这种干涉和指点的背后,多少还有认为自己大概是比别人更有能力、更“懂”的意思。
在家庭生活中,这种边界感的不清晰就更常见了:
许多父母往往就是用“我这是为了你好”来干涉、指摘,告诉子女,你不能这样做,你一定要这样做云云。
然而,即便真的那么“好”,是否有尊重过另一个人自己的想法、判断、感受呢?
更何况,很多时候,这种“好”只是自以为是。
一个人其实很难理解另一个人,更不用说,真的去感知到他的生活处境,从而去判断到底怎样才是对他个体更好的选择。
沙白父亲当然本可以打着各种“我这是为了你好”,告诉女儿你应该这样、不应该那样,他做父亲,看起来其实也比各路网友也更有话语权和说服力。
但是,他也都没有,他选择的是不干涉、不指摘,尊重女儿身为独立个体的“边界”。
不搞“我对你的爱是有条件的。”
沙白,以她愿意分享的个性,在互联网上留下了不少话,其中也大量透露了她的个人观点,其中不乏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。
事实上,很多人对沙白的反对,与其说是对她这次行为的不解和困惑,不妨说是因为对她不少看法的不满,以至于放下自己对“死者为大”的“道德枷锁”,对刚刚离去的沙白大加挞伐。
而我想的是,既然这些观点容易引起争议,沙白为何要把这些观点做公开分享呢?她就不能避开这些,就就谈谈自己的疾病吗?
我的结论是,她似乎并不想讨好谁,不想取悦谁。那这份底气又来自哪里?
当我看到她视频里,沙白父亲的那句:
你活着我爱你,你死了我也会爱你。
我忽然明白了她的底气是来自哪里。
很多父母对子女的爱,其实是有条件的:你需要按我期待地说、期待地做,才能得到我的爱,如果不是如此,那我就不会爱你。
也因此,很多子女其实从小就学习到了交换爱的市场法则:
讨好、取悦,才能换来别人对我的爱,所以我要说别人喜欢听的话、做别人希望我做的事,久而久之,便戴着一个面具,小心翼翼地生活,更不知道何为“自己”。
沙白和沙白父亲是两代人,如果我们相信沙白父亲对沙白的所有言行、决定,内心都是高度认同的,那就太过幼稚了。
但是,他并没有用自己的爱,强行要求沙白按自己的期待生活。
相反,他给予沙白的爱,不仅是无条件,甚至是无限期的——不仅活着爱,即便你死了也爱。
这是多么强而有力的承诺!
也无怪,沙白可以这样直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,因为她不需要讨好、不需要取悦,也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爱,而这恰恰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。
最后,说两句和沙白“安乐死”有关的话。
沙白能做这个决定,不仅仅是她个人的,在很大程度上,得益于她有这样的父亲,给了她这样的包容、支持。他的老父亲,不仅支持她的选择,更亲自陪伴她走完人生最后一路,而且不带悲腔,好像就是两个人一起去瑞士远游一般。
沙白人在上海,在这个中国思想最为开放的城市里,有类似沙白这种想法的年轻人,其实不少,他们并不觉得在病床前缠绵许久,单纯延长寿命而忽视生命质量的活法有什么价值。
当然,这种观念在当下中国,还是比较超前的,围绕沙白的争议,其实多少也和这一点有关。我相信,随着时代不断进步,更尊重个体生命价值的人会逐渐增多。
但是,不得不承认,像沙白父亲这样的老年人,即便在上海也不多见。
在中国很多老年人“养老送终”、“床前尽孝”、“不能白发人送黑发人”、“倾家荡产也要治”等观念还很根深蒂固的情况下,他可以抛下上面这些思维,无所顾忌支持沙白,这何尝不是沙白的幸运。
另外,沙白这短暂的一生,也过得如此精彩、潇洒,拥有许多同龄人不曾想的生活方式,以至于她死前觉得自己人生无憾,这何尝不是因为有他父亲这样的包容、支持在背后的缘故呢?
我们常希望,要活出自己,并且也知道,一个人要活出自己,需要走上一条勇敢的道路。但是很少会意识到,很多活出自己的人,其实身处在一个相对比较能够支持他们的环境和氛围,而这一点同样是非常重要的。
什么是支持的环境和氛围?沙白父亲,做了很好的示范。
沙白的故事,如果可以更能给到大家以启示,我认为可以把更多视角放在她父亲身上。这对于家庭教育,以及社会发展,也同样有意义。
期待我们的家庭和社会,有更多沙白父亲式的人物。当然,现下,我们就不要去打扰他了。
End
作者 |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
简介:听过许多人的故事,也有了自己的故事。座右铭:惜时惜人。咨询小时数:4500小时,人际整合取向,研究方向:职场心理、婚恋两性、身心疾病、朋辈心理辅导。近期关注:历史人文、社会心理学、哲学思想史。
编辑 |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
联系 |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@qq.com
关注本公众号,回复【会员】,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